專業市場黨建工作怎么開展,落到實處?近日,柯橋區發布《專業市場黨建工作規范》地方標準規范較好地破解了這個難題。該《規范》已于2017年12月23日正式實施,標志著全國首個專業市場黨建工作標準規范建立。
以標準化促規范化
據悉,《規范》是由柯橋區委組織部、中國輕紡城建設管理委員會等單位聯合起草,歷時一年多,經歷了前期調研、提綱討論、初稿起草、征求意見、完善定稿等多個階段。
“《規范》主要包括組織結構體系、作用發揮體系、運行管理體系、共建共融體系四大部分。主要依據《中國共產黨章程》等綱領性文件,是在充分總結‘紡城有家’黨建工作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基礎上編織而成。”中國輕紡城建設管理委員會黨工委副書記、副主任徐海芳介紹道,《規范》的亮點之一是跳出市場提出共建共融體系。
這是一種探索與實踐,旨在以標準化助推專業市場黨建規范化建設。有了標準和引領,就有了目標,標準化與黨建工作就能夠達到同頻共振的效果。徐海芳表示,《規范》貼近市場實際,具有柯橋特色,系統規范、操作性強,為柯橋區專業市場黨建工作提供了規范的參照標準,也為加快建設“國際、時尚、智慧、高端”的現代新型專業市場的目標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。
9年磨一“劍”成效顯著
據了解,坐擁全球規模最大紡織品專業市場的中國輕紡城的柯橋區,在推進市場黨建工作上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。近年來,柯橋區緊扣“圍繞市場抓黨建,抓好黨建促發展”的基本思路,大膽探索現代商品專業市場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新模式。
從2009年建立中國輕紡城市場黨委,探索市場黨建;到2013年創建“紡城有家”黨建平臺;再到2016年6月確定為國標系統第一個黨建類標準化試點項目,發展至今可謂9年磨一“劍”。
中國輕紡城市場黨建建設工作通過“支部建在商會上”、“支部建在網格里” 和“支部建在商貿企業上”等組建模式,進一步做實基層基礎;通過強化組織、經費、激勵等機制保障,進一步做優工作機制;通過建設黨建陣地、創設服務載體,進一步強化黨建服務功能。
“紡城有家”黨群服務中心
目前,中國輕紡城市場黨委下屬已建立34個黨組織,其中商會單建黨組織13個,聯合商會黨支部1個,托管商會黨組織4個,市場網格流動黨組織11個,國貿區企業黨組織5個,登記在冊黨員939名。在此基礎上進行《規范》制定,能夠真正做到服務對象同類化、服務機制簡潔化、服務體系實效化。
為專業市場黨建工作樹立新標桿
作為全國首個專業市場黨建工作標準規范,其正式發布與實施意義深遠。
眾所周知,市場存在主體多樣、關系復雜、商戶龐大、人員流動頻繁、黨員信息不清等一系列難題,把標準化的概念引入到市場黨建工作中,能更加清晰的剖析行業和市場特點,找準了黨建工作的切入點和結合點,實現黨建與發展的良性互動,激活內生動力,使黨組織真正成為凝聚紡城發展正能量的紅色磁鐵,激活了市場黨建內動力。
同時,“標準化+黨建”的工作模式,不僅為基層黨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、新方法,也將幫助建立一套更加規范、公開、高效、科學的市場黨建工作體制和運行機制,并能在運行過程中不斷修正、完善,以工匠精神精準抓黨建。
市場黨建工作需要樹立“服務就是管理”的意識,標準化制定從服務標準入手,實現了市場管理從管理型向管理服務型轉變,以“組織黨員、凝聚商戶、服務市場、服務社會”為宗旨,全覆蓋的服務網絡、立體式的服務平臺,多元化的服務力量,實現了黨組織、黨員經營戶為市場、社會服務的無縫對接。
抓黨建強堡壘,凝共識促發展,“柯橋標準”可輻射全國同類型黨建工作,復制性較強,為全國同類專業市場黨建工作樹立新標桿。下一步,中國輕紡城建設管理委員會將申報發布浙江省地方標準,爭取到2019年發布國家標準。